網絡謠言七大套路 你都踩過哪些坑?
輿情忻州7月17日消息 為有效凈化網絡環境,公安部網安局部署開展為期100天的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
今天就來總結一下,網絡謠言五花八門,以下七大套路,你都踩過哪些坑?
憑空杜撰
為了吸引眼球,謠言者不管真實性是否被驗證,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故意編造杜撰,絕大部分謠言都屬于這一類。
夸大其詞
這種謠言往往有基本的素材,但對事實進行了夸大其詞和憑空腦補。
這種謠言迷惑性較大,唬住的人也更多。
斷章取義
這種謠言是從某個完整的內容中摘取,從中間拉出一小段,罔顧上下文和具體情況,就大肆傳播并不加以解釋,最后造成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令不明真相的網友誤會。
拼湊剪接
這種謠言的基本素材是真的,但有其特定背景、地域、條件和處理結果,脫離了具體的背景和場景被使用,就成為了謠言。
半真半假
這種謠言有真的成分,也有假的內容,往往真的東西里面被摻入假的因素,導致半真半假,難以分辨。
假戲真拍
網絡傳播中有很多被人為設計的情節與場面,甚至是有劇本、有情節、有演員的擺拍,網友難以分辨真假,拍出來的視頻一經傳播,往往會引起高度關注,話題度很高。
辟謠求證
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先用自己的小號發布一則謠言,然后用自己粉絲多流量大的賬號進行轉發,話術是“求證真假”。
在這所謂的“求證”中,謠言得以傳播。
嚯!這網絡造謠的花樣還真不少!
請廣大網友保持理性思考,看見太離譜的、太驚悚的、太不合邏輯的,別隨便相信,甚至幫著傳播。增強防范意識及信息甄別能力,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自覺遵守和維護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共同營造和諧清朗網絡!
責任編輯:邢桐
1、凡本網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網站聯系電話:18295883981 郵箱:hlwyqx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