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質樸無華 偏愛人間煙火
輿情忻州3月3日消息 1956年,畢加索與張大千會晤。二人相談甚歡,其間不約而同地提及一位中國畫壇的傳奇人物——齊白石。畢加索盛贊齊白石簡潔傳神、樸拙自然的繪畫風格,稱其用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當受邀訪問中國時,畢加索風趣地說:“我不敢去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
齊白石是20世紀最富創造性與影響力的藝術大師之一,也是入選世界文化名人、獲得世界和平獎的中國藝術家。他出身湖南鄉里匠人,癡迷藝術,繪畫方面博采徐渭、八大、吳昌碩之長,融前人精粹,取民風自然,獨樹一幟……歷經清末、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歷史時期,在近一個世紀的藝術歷程中,創作了數以萬計的藝術精品,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齊白石 石門二十四景圖(局部)
若想了解齊白石的繪畫,不妨從齊白石年輕時的一件木工作品說起,現藏于湖南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件木雕花工具箱,是齊白石根據《芥子園畫傳》創作的木工作品。工具箱頂部提手被雕成龍形,正面有四層抽屜。箱四面涂黑、紅、黃三色漆,其中黑為底色,紅為雕刻底色,黃為雕刻紋飾。箱兩側雕有云龍紋圍繞的吉祥人物,每側的四角刻有雄獅。圖像均以平刀為主,總體為薄肉雕。人物為古裝立像,顧盼生姿。其頭的比例稍大,臉方而寬,雕刻行刀呈斜勢,而面部略見高低變化。從形制、結構與大小可知,此箱適宜盛放如雕刻刀和畫具這類較小的器具。
繪畫方面,齊白石是一位充滿藝術靈感和創造力的大師,他的人物畫作雖然不像他的花鳥魚蟲大寫意那樣著名,但其拙樸意味極具特色!栋资菀孪瘛窞楝F存齊白石唯一自畫像,圖中他身穿蓑衣,腳穿草鞋,似農人打扮,而懷抱古琴,背負書囊,又有舊式讀書人氣質。他低眉沉吟,衣著和琴、書形成對比,正是齊白石當時身份與心境的體現。
齊白石常為人畫肖像,《黎夫人像》中,主人公全身冠帶整肅,著團龍紋朝服。齊白石精致地刻畫出了綢緞布料的光澤。人物臉部使用擦炭法畫出明暗,這是齊白石學自蕭傳鑫和文少可的借鑒素描方法模擬照相效果的新畫法。
中國歷代文人都講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齊白石在40歲以前很少離開湘潭。然而對于一個畫家來說,株守家園只會故步自封;外出交游,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無疑對藝術創作會有幫助。1902年,齊白石應友人之邀,踏上了他的“五出五歸”之旅!妒T二十四景圖》創作于“五出五歸”時期,共24開,據《甘吉藏書圖》補題可知,此作為齊白石好友胡光(廉石)以所居附近石門景色擬目請齊白石作畫;1915年復請齊白石題詩。每頁亦有齊白石詩友、書法家黎承禮題詩。結束遠游回到家鄉后,齊白石將寫生畫稿和面對“真山真水”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山水畫創作中,擺脫了程序化束縛,創作趨于成熟。
書法方面,齊白石初學清人何紹基,又習金農的“冬心體”,后臨《爨龍顏碑》和《爨寶子碑》,頗受《天發神讖碑》和《祀三公山碑》的影響。他在篆書上的成就最高,筆體化圓為方,古拙恣意,作品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這直接影響到他的篆刻風格。齊白石篆書《百花齊放》作于1953年12月,自署94歲。彼時,他的篆書已進入更加自由的階段,行筆緩慢,筆勢樸拙,結體具有畫意,沒有過多的修飾,沉雄樸茂而自然。
齊白石行書《總路線語錄》四屏,是齊白石應東北博物館之邀而寫的,同作于1953年12月。四屏內容分別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周年的口號》第二十六條等。齊白石一生書法凡經數變,至其93歲前后,又對隋代《曹子建碑》產生濃厚興趣。從此作看來,他在楷書之中融入了隸書的波挑,“給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之感”。1953年末,楊仁愷到齊白石處征集作品,他用一個上午為東北博物館寫了這四件書法作品,因相同的題材只有此件,故而彌足珍貴。
中國畫強調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齊白石是中國近代藝術史上在詩書畫印各方面都享有聲譽的藝術家,他認為自己“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由此可見,篆刻是齊白石藝術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齊白石 木雕花工具箱
齊白石刻印,喜方勁而舍委婉,筆畫分明,線條挺拔。因是“雕花木匠”出身,故齊白石指力、腕力過人。他的刀法與他人不同,基本上只用單刀側鋒直沖,一邊鋒利光潔,一邊任其崩碎自然。
齊白石一生刻印六七千方,存世印跡不到3000方。其中遼寧省博物館藏的20方齊白石篆刻可分為“自用印”和“他人用印”兩類。自用印是齊白石自用印和為齊子如所刻名字印及閑章,共11方。他人用印9方,包括1方齊白石早年為胡沁園所刻閑章、2方為張學良所刻名字印、1方為原東北博物館館長張拙之所刻名印,以及其他5方。
師承方面,齊白石一生都很感激教授過他技藝的老師。雕花師傅周之美教齊白石木雕手藝,讓他得以養家糊口。恩師胡沁園對齊白石的耳提面命和鼓勵扶持,使他從民間匠人向專業畫家轉變。名儒王闿運的點撥與提攜使齊白石在詩書畫印方面的修養得以提高,從而走向文人畫家的道路。畫師蕭傳鑫傾心傳藝,毫無保留,傳授齊白石裝裱書畫的技巧。
從某種意義上說,齊白石創作之路上的老師不止上述幾位。他追摹過八大、金農、李鱓、吳昌碩等人的畫風,在他們的基礎上,自成一派。齊白石在《壬戌雜記》中曾說尹金昜“畫梅最工奇”。他筆下的梅花也受尹金昜畫法的影響,呈現出工致冷逸的風格。
責任編輯:侯慧敏
1、凡本網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網站聯系電話:18295883981 郵箱:hlwyqxz@163.com